“我是中国作业个中国人,我不能纯玩,特色题海纯玩是暑假泰安市某某医疗设备专卖店有负罪感的。”
作者:蝎子号,边山蓝橡树主编。川湖
前两天,海边我刷到一个小视频。中国作业
一个的特色题海十几岁的男孩,坐在马尔代夫的暑假海景房里写作业。
屋外是边山蔚蓝的大海和躺椅上悠闲的妈;屋内是奋笔疾书,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川湖娃——任凭阳光大海诱惑,毅然不为所动。海边
这就是中国作业东亚小孩的暑假日常——看最贵的海,刷最难的特色题海题。
有意思的暑假是,评论区瞬间「沦陷」成全球作业大赏,家长们纷纷晒出自家娃在旅途中写作业的画面:
“圣托里尼的蓝白小镇,别人闲庭信步地拍照,中国孩子却在抓紧上网课。”
“西藏的圣山圣湖洗涤了孩子的灵魂,让他赶暑假作业劲头更足了。”
“面朝东京铁塔的餐厅里,英语打卡的孩子,让日本人频频侧目。”
“埃及金字塔可以再去,但暑假作业今天做不完成就来不及了。”
一时竟分不清,泰安市某某医疗设备专卖店这到底是暑假旅行,还是全球赶考。
马尔代夫,著名的写作业胜地
网上搜索马尔代夫,可以看到不少面向大海写作业的中国小学生——马尔代夫俨然成为暑假作业胜地。
建议把「在马代写作业」列入人生清单。
在正文开始前,我们先做个投票:出门旅行,你会要求孩子做暑假作业吗?
上周末,几个「润」去海外的朋友带孩子回国探亲,几个小孩打小认识,很自然得就聊起了暑假作业。
枫叶国和法国的小孩分享,学校根本没有布置强制暑假作业,老师就让他们玩。倒是自己父母放心不下,布置了一些中文和数学卷子,聊表用心。
我儿子眼神透露羡慕,唉声叹气地说作业太多,卷子做不完。
这倒也不能怪他偷懒,四升五的小孩作业量有多少呢?我粗略统计了一下——
语文生词抄写20页;
语文阅读理解8篇;
作文8篇(其中4篇周记+4篇命题);
数学卷子10套,口算练习20页,外加一张PBL小报;
英语每日阅读打卡;
还有《暑假生活》这道开胃菜,以及必读书目5盘小点心。
我们小时候的重头戏是《暑假生活》,如今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
这还没算上美术、科学、音乐老师布置的各种大小礼包,以及坚持运动打卡不能松懈。
别说孩子了,我这个当妈的看到暑假清单,也是两眼一黑又一黑。虽然做作业的是他,但负责监工的我压力也不小啊!
根据阿凡题发布的《中国中小学生写作业压力报告》显示,中国学生每天写作业时常为2.82小时,高居世界第一。
根据时长和人口推算,中国学生完成作业总量约占全球的30%-40%,考虑到欧美国家普遍没有强制暑假作业,推断全球超过半数的寒暑假作业,是中国学生完成的!
这就难怪,中国学生走到哪儿学到哪儿,作业量摆在那儿。
「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暑假作业这样东西?!」我儿子发出灵魂拷问。
我特地搜了一下,家庭作业的发明者名叫罗伯特·那威利斯,是一名意大利教师。
他为了消耗熊孩子们过剩的精力,开始布置家庭作业作为惩罚手段。效果很不错——有了作业后,学生听话多了,学习也进步了。
消息一传开,全球老师纷纷效仿,到了中国更是发扬光大,衍生出了:家庭作业、暑假作业、寒假作业、家长作业……
旅行半个月,我们全程只看到一个印度小孩在写作业。小吴同学幸灾乐祸地说:他抓耳挠腮的样子,跟我写作文时一个样儿。
虽然我嘴上吐槽作业多,但你问我反不反对暑假作业?我……还真是举双手赞同。毕竟,我也是在“纯玩可耻,学习光荣”的教育体系里摸爬滚打长大的东亚牛马。
就像张骏脱口秀里的段子一样:他上哥大是因为对世界好奇,但好奇不能旅居,旅居是一个白人词汇。“我是个中国人,我不能纯玩,纯玩是有负罪感的。”
中国小学生,2个月暑假不写作业,心里那叫一个虚。
福建网友“爱与自由”拍下了一位“游神小太子”在写寒假作业(图源:网络侵删)
不仅如此,当孩子在景区写作业,父母还有隐隐自豪——一生要强的中国人,学习世面两手抓,两手都很硬。
要我说,没有比旅行更适合做作业的了。
没有孩子天生爱写作业,也没有孩子不喜欢玩耍。《原子习惯》就谈到了「多巴胺驱动法」,意思是将短期愉悦与长期价值绑定,多巴胺的反馈回路会让孩子渴望枯燥的任务,从而突破动力不足的瓶颈。
你想想是不是,在家里写作业,娃一会儿喝水、一会上厕所、一会儿剪指甲、一会抓蚊子……写十分钟,神游两小时。
在旅行中写作业,直接治好了娃的「多动症」。
我家小吴同学,就是“随地大小写作业”的典范。高铁上、飞机上、酒店大堂、旅行景点,都留下了我们学习的身影。
在民宿写作文
在旅途中写作业,他并不反感,我也不觉得他苦,甚至还挺幸运的——能有半个月时间在世界旅行,做点作业怎么了?
我们小时候只能关在家里、或爸妈单位写作业,现在的孩子边看世界边学习,这怎么不能说是社会进步呢?(我可真会自我安慰)
有次十一旅行,我忘了给他带作业,结果回去补到了半夜,他写得痛苦,我看得也心急。一周的作业要在短时间内补起来,着实为难孩子。
在游轮上写作业(图源:网络侵删)
写完暑假作业是大部分孩子的共识,写不完他们也心慌啊。
我曾偷听到两个孩子对话,交流作业还剩多少,那种心事重重的语气,真让人又心疼又好笑。
不把作业写完,他玩不踏实;开学不能交作业,他承受巨大压力。 那种“心中有作业,玩啥都索然无味”的责任感,总比“爱谁谁,老子天下第一”要好吧。
在海岛度假村写作业(图源:网络侵删)
在旅行中坚持写作业的孩子,学习多半差不了。
首先,这说明他很有责任心。 知道作业是自己的事,就算我劝他“算了,回去再说”,他也放心不下。不愿摆烂的基因,早已刻在了骨子里。
此外,在旅游时写作业,训练他在复杂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的能力。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——安静的书房让人心猿意马,嘈杂的咖啡店却令人灵感勃发。
旅途中学习激发了他的内驱力。他意识到,自己学的英语、数学、语文,具有更多考试之外的实际用途,能用英文点餐,可以用数学算折扣。总之学习的意义具象化了。
总之,中国孩子旅行也要带着作业,除了作业量真的很大,更多是一种「做好本职」的自我认知。就像我出门旅行也常会带上工作,我们就一起赶工,也挺公平。
上个月我们在芬兰玩,好不容易调整了网课时间,刚好是当地下午三点,我们公园逛到一半,找了张长凳上网课。老师还夸他上课表现很好,是“Play hard, work hard”的典范。
在旅途中写作业训练他时间管理的能力,在平衡学习和玩耍的实践中,他驾轻就熟。
出门旅行并不轻松,但一般带孩子的旅程还是慢节奏的。这几年兼顾旅行和作业,我也总结出一套经验。
1.带适合的作业踏上旅程
在长途旅行中,我们只带少量巩固性的作业,比如数学的口算试卷、语文和英语的抄写,这些比较适合在碎片化时间完成。
如果有长时间乘坐飞机和火车的计划,我们会带几本书,或完成作文草稿。
像手抄报这样的作业,耗时耗力并且主要是由我完成,最不适合在旅途中做。
在金字塔前写作业(图源:网络侵删)
2.让作业融入旅行
千万别傻乎乎地在出发前就规定孩子必须完成多少篇作文,这也太扫兴了。不妨在孩子玩嗨过后,回到酒店趁热打铁,告诉他把现在的感受记录下来。
在旅途中我们也会玩一些小游戏,比如之前在挪威徒步5个小时,过程中我跟小孩轮流说一个沿途看到物品的英文表达,这样既巩固的词汇,也增添了不少乐趣,也算寓教于乐。
3.心态佛系,分清主次
当然,最重要的是分清楚主次。出来玩旅行是第一位的,作业应当服务旅游间隙,看缘分完成。
如果为了赶一节网课,错过了原本计划的绝美日落,那才叫得不偿失。
作业可以做,但别忘了,现在世界才是最好的课堂。
中国孩子的暑假,一边山川湖海,一边作业题海。而父母,就在这两种“海”里,来回扑腾,乐此不疲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